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從英國白金禧年慶典看英王室順位~
英國王室的大型慶典傳統,無論是登基紀念、王室婚禮、閱兵大典,還是各種重要的國家慶祝場合,總會有一個全國氣氛最熱鬧的高潮時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率領王室核心成員站在白金漢宮的陽台上,向全英子民揮手致意,並在媒體鏡頭前拍下萬民擁戴的慶祝合照。
但國家慶典中的白金漢宮陽台,可不是誰都能卡位。能否與女王一起出場、站在第一排,也得視王室成員間的「位階等級」來決定。
英國王室的位階等級有兩大指標:第一種是世襲傳統的「繼承順位」,例如女王的長子查爾斯王子(HRH Prince Charles, Prince of Wales)、長孫威廉王子(HRH Prince William, Duke of Cambridge)、長曾孫喬治王子(HRH Prince George of Cambridge),都一定會與女王一起登台。
第二種則是從女王直系親族中親選、但從不對外承認公開的「高階王室成員」(Senior Members of the Royal Family)──根據王室默契,高階王室成員大概都是6人以上、8人以下的成年王族,除了女王自己、查爾斯夫婦、威廉夫婦以外,還包含女王的長女安妮長公主(HRH Princess Anne, Princess Royal),以及麼子愛德華王子(HRH Prince Edward, Earl of Wessex)夫婦。他們平常負責代表女王輪流出席各地王室公開活動,以分擔女王的繁重工作,是王室最具影響力的工作成員。
女王的繼承者順位
現年74歲的威爾斯王儲查爾斯是女王的長子。根據英國王室公告,查爾斯是繼承王位的第一順位,他的長子威廉王子是第二順位。
英國王位繼承規則奠基於1689年的《權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室繼承法》,數百年來是嫡長子製,意即會從君王的長子、長子的長子、長子的長子的長子⋯⋯一路推演下去。
在過去,女性王族雖有王位繼承權,但必須排在同輩男性之後。伊麗莎白二世當初能當上女王,正是因為她沒有兄弟、只有一個妹妹。一直到2013年,英國國會立下重大的性別平等里程碑,修法規定男性的繼承順位不再優先於姊姊。
法案通過時,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HRH Catherine, Duchess of Cambridge)的第一個孩子即將出生,外界都很關注會不會是首位「擊敗弟弟繼承順位」的女性?不過後來誕生的是一名男孩,也就是今年(2022)已滿8歲的喬治小王子,他目前是第三名王位繼承人,妹妹夏綠蒂公主(HRH Princess Charlotte of Cambridge)順位是第四,麼弟路易(HRH Prince Louis of Cambridge)是第五。而威廉王子的弟弟──薩塞克斯公爵哈利(Prince Henry, Duke of Sussex)──則接在他的小姪子、小姪女後面,是第六順位的王位繼承人。
「冷宮」裡的王室明星成員
但在白金禧年慶典(Platinum Jubilee)上,並不是女王的所有兒孫都有資格登上別具意義的「白金漢宮陽台」。王室幕僚團隊日前向《衛報》(The Guardian)等媒體透露:女王已決定從陽台名單,剔除兩組爭議人物──薩塞克斯公爵哈利與夫人梅根,與女王的次子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 Duke of York)。
事實上,哈利、梅根與安德魯,過去都曾是「高階王室成員」名單上的明星成員。這次不被允許登上白金漢宮,主要是因為哈利和梅根的近年動態讓民眾觀感不佳,安德魯王子更是掀起王室醜聞。
2020年1月,哈利和梅根突然發表震撼聲明,宣布未來將卸下王室高階成員的身分,在英國與北美兩地往返生活,並打算靠自己工作來實現「經濟獨立」。
薩塞克斯公爵哈利與公爵夫人梅根於2020年1月發表聲明,宣布退任王室高階成員。
儘管他們表示「未來依然會全力支持女王陛下」,但卸下高階成員的身分意味著不再負責代表女王出席各種王室勤務,被外界視為「出走王室」,引發軒然大波。英國小報原本對他們就極不友善,如今連民眾也都對他們的遠走他鄉冷眼相待,YouGov公司去年(2021)8月到11月的民調顯示,有50~65%的英國民眾對哈利和梅根抱持負面觀感。
現年62歲的安德魯王子則是女王的第三個孩子,正式頭銜是「約克公爵」(Duke of York)。民調顯示他是當今王室裡「最被討厭的人物」,超過8成的英國人對他有負面評價。
安德魯早年以私生活不羈聞名,近年則涉入美國名流富豪埃普斯坦(Jeffrey Epstein)性侵案而形象全毀。儘管安德魯否認一切指控,但2019年埃普斯坦遭美國FBI逮捕,讓民眾的懷疑也日益加深。安德魯同年自行接受英國媒體《BBC》專訪,內容非但無法替自己澄清,還愈描愈黑,演變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自己被排除在所有王室勤務之外,也失去所有軍銜,更不得在公開場合使用「殿下」的稱謂。
2022年2月,安德魯與受害人達成「未認罪的庭外和解」,雖和解金額未公開,各家媒體都預估這筆費用可能高達750萬至1,200萬英鎊(約新台幣2.78億元至4.45億元)。但《BBC》也分析他的財務狀況,質疑這筆錢會不會是全民買單?王室金融專家麥克・盧爾(David McClure)指出,如果金額落在500萬到1,000萬英鎊(約新台幣1.85億元至3.7億元),安德魯應該付不起。但實際上究竟如何,以及女王若掏錢,是否從自己的收入中提領?王室對此並未公開釋疑。
雖然安德魯的醜聞讓英國王室的全球聲望蒙羞,但今年5月的民調仍顯示:60%的英國民眾支持君主制,只有27%反對,且愈高的年齡層支持度就愈高。唯一「反對多於支持」的年齡層是18~24歲的年輕人,分別是37%支持、40%反對。
不過英國民眾對於君主制的認同,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女王本人的信賴(王室的定期民調中,伊麗莎白二世永遠都是聲望第一、支持率總能超過75%)顯然,英國民眾普遍喜愛女王本人。但如果女王不在了呢?英國還會一樣支持君主制嗎?這也是女王統治70年後,英國社會一邊熱情歡慶白金禧年,一邊也竊竊私語的問題。
新聞充電器:英式「立憲君主制」,全世界有37個國家施行
英國現行的君主制為「立憲君主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這個制度的國家,關鍵的時間發生在1688年的「光榮革命」,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推翻了當時的國王詹姆斯二世(James II)的統治。在此之前,英國君主的權力也是無限大;光榮革命政變之後,英國「立憲君主制」成形,憲法在君主之前,君主權力受到限縮。
到了19世紀, 英國更發展成全世界最大的帝國(大英帝國),許多國家受英國體制影響,至今全球有37個國家實施「立憲君主制」,涵及歐、亞、非、美、大洋洲等五大洲,像台灣鄰近的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國,都是「立憲君主制」。這些國家的君主是血緣世襲,不是經由選舉產生,擔任君主是「天職」,要一生奉獻給國家,但是他們只是虛位元首,沒有實質的政治權力。
沒有經由選舉或投票產生的君主,是否就不夠「民主」呢?以英國為例,民主運作已近千年,雖然保留了君主制,但仍是世界上最老牌的民主國家。
英國是世界最早發明憲法制度的國家,他們採行的是「不成文憲法」,也就是沒有用文字寫出憲法條文。這類的憲法形式,是由議會制定法、普通法、憲政慣例以及憲法權威著作共同累積而成。英國並沒有一部單一且成文的《憲法》法典,所以被歸類為「不成文憲法」。然而,英國憲法的歷史悠久並運作得宜,成為世界各國仿效的對象。舉例而言,美國是世界第一個頒布成文《憲法》的國家,但美國《憲法》的精神與內涵,是師承英國憲法制定的。
所以,民主不只有選舉和投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歷年的民調支持度都在70%、80%,還曾經高達90%,民選元首也很少有那麼高的支持度。英國國會由君主、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其中,只有下議院是民選產生,英式的民主「也包含了不民主的部分」,對英國人來說,君主和女王存在仍非常重要,代表著國家歷史的延續、也是人民團結的凝聚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