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 星期三

去牛津的理由⋯牛津的大小事濃縮

應要求 轉載「董昱英文」置頂文章~

清寒學生預約免費上課

寫給好奇與多次詢問的學生及家長和朋友們~許多人都對牛津充滿了好奇,我也記得我在台灣的第一份工作就因濃濃的牛津腔而被一個美連鎖機構的台籍老闆質疑,她說她沒聽過我的腔調,我覺得她在說謊(我真不知道當時1997的台灣的部分人是孤陋寡聞的)那次,我沒有想要去那個地方工作。後來我去一個大補習班上高三的英文課。班主任給了我一大堆資料要我準備。我說不用,今晚就可直接上。他驚訝的看著我,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我當天晚上走進教室。有六百多個學生。前面的老師在黑板上抄著書上的解答,而學生則抄著黑板上的解答。我當時心裡os學生為何要來補習?買本教科書在家抄不就得了?還要花錢?補習班的角色就是監督學生寫功課而已。正在此時,班主任介紹後面的課由我上,我記得教了講解了很多,很細,立馬就造成轟動。班主任樂開了花。可是沒多久,補習班的電話被打爆了,大家都說我教的很好,就是口音是美語嗎?工讀生招架不住,直接請我回電話,我跟每個家長講英文的起源講歷史,到後面我生氣了直接請他們重修地理於歷史。既然改變不了別人,就先改變自己吧,改英文口音。 (這讓我了解到那個女老闆沒說謊,她聽過的都是美式的)直到哈利波特問世才敢說自己是留英的⋯⋯。好了,言歸正傳吧⋯⋯

    牛津大學就在牛津鎮,而Broad大街是敞篷巴士環遊牛津城的起點。從市中心往Broad大街看過去,街道由寬變窄,古典式的圓頂、哥特式的尖頂、北歐童話中的三角形屋頂的建築依次排列。大街南側的Blackwell藝術書店門口掛著奧黛麗·赫本的海報。在過往的時間裡,他們從未掛過瑪麗蓮·夢露。 Blackwell是世界第二大書店。往前走上十幾米,就是牛津大學頒發學位的禮堂——謝爾登尼安劇院。這是建築師列恩設計的第一個作品。劇場門前有12座人體肩部以上雕像,表情異常嚴肅,他們是古希臘的先哲。當然他們代表了歷史。

劇場隔壁是建立於1602年的博德利(Bodleian)圖書館。衣著古希臘服裝的雕塑站在圖書館接待室的屋頂上凝望過往的人群,而門口的4根巨大的石柱常常讓遊客以為這是牛津大學的政務大廳。

根據英國書業公所的決定,從1611年開始,英國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圖書都必須免費提供一冊給牛津和劍橋的圖書館。所幸的是牛津有104個圖書館,所以博德利不用擔心擺不下這些書。

Broad大街只是牛津城的一個角落。在牛津大學900多年的發展史中,大學與城市完全地融為了一體,所以在牛津漫步時,就像“走進了歷史”。在這些歷史故事中,王爾德坐過的木凳,肖伯納倚過的書架,雪萊仰望過的雪松,都照原樣不動地留在了這座城市裡,當然你無法判斷故事的真假。你可以驗證的是,在牛津大學的任何一個圖書館閱覽時,你都可能會翻到17世紀或者18世紀出版的中文著作。當你在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書店買到一張100多年前的牛津街道素描時,會發現這條街至今幾乎沒有任何變化,除了馬車變成了汽車。

這裡就是牛津鎮,牛津大學,一所有著900多年曆史,至少產生過25位英國首相,30位英國以外國家的首腦,4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6位國王、12位聖人和20位主教的大學。

1986年出版的《牛津大學史》共有8冊,每冊將近800頁。其中記載,在1096年,牛津已經有了最早的教育活動。雖然沒有學院和課堂,但穿著黑袍的學者繼承了蘇格拉底的衣缽,向學生們灌輸著“知識和真理”。

當時,歐洲最為著名的教育場所是巴黎大學,它吸引了一批英國人前去膜拜。 1167年,因為法國國王與英國國王之間的矛盾,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和學者繼續留在巴黎大學。這批被遣返回國的人們聚集在了牛津鎮,開始從事經院哲學的教育。

1209年,因為一名學生在射箭時誤殺了一名當地婦女,牛津鎮爆發了著名的“黑袍與市民”的動亂,多名師生喪身。此後,牛津大學開始組建學院,用高牆來和市民劃清生存空間,以求自我保護。在1249 至1264年間,University、Balliol、Merton學院逐漸成立,導師在學院中對學生進行單獨授課。牛津大學最為外界所推崇的“學院制”與“導師制”由此形成。

目前,牛津已經有39所學院和5個私人學堂。因為在教學、管理以及經濟上均為相互獨立,所以學院們的地位也有著差別。講到這,我要介紹哈利波特,拜它所賜,我不再使用變過的美式腔調(雖然不完全不道地),學生們開始要求我用英式口音授課。哈利波特要拍成電影《哈利波特》時的主要取景地Christ Church學院、是屬財力雄厚的,還有土地面積最大的St John's 學院,以及在13世紀成立的Balliol和Merton學院等,被現在的華人學生戲稱為“能夠在獎學金評選中說得上話的學院”。在每年的大學開放日,以上學院的預定名額總是早早就被佔滿。即使是日常開放時間,這些學院中的遊人也是絡繹不絕,需要聘請大量的員工來為維持學院秩序。也有難以維持生計的學院。 2008年,Tempetem學院因為經濟問題,和隔壁的Green學院合二為一。 2009年,Pembroke 學院即將破產。即使是柴切爾夫人就讀過的Somerville學院也遇到一定的經濟問題。

而這些,在牛津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只能作為一些片段。被牛津和他的畢業生記住的,絕非物質層面的興衰、榮損,而保留至今的,也不僅僅是這些高牆環繞的學院。當1209年12名師生在動亂中從牛津逃到劍橋鎮時,他們照著牛津的傳統創辦了劍橋大學。 1636年,當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決定把劍橋大學搬到美國時,他們創立了哈佛大學。 1701年,哈佛大學畢業生亞伯拉罕·皮爾遜開始擔任英國人在美國紐黑文市建立的教會學校首任校長,也就是現在人們稱之為的耶魯大學。

目前,劍橋、哈佛、耶魯大學是全世界僅有的3所能夠真正實現和牛津相似的“學院制”、“導師制”的大學。不過,嚴格說來也只有牛劍是真正做到的。

美國的《生活》雜誌把“大學”視為這一千年中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因為“它創造了一個延續整個世界文明的場所,也培養了大量全面了解這個世界的智者”。

牛津大學在這一千年裡,不僅創造了這個場所,也在越來越多的場所傳遞著它的價值。從12世紀牛津的學者們開始教授他的弟子如何研究上帝的本質至今,牛津大學的存在對於世界的貢獻是難以估量的。

900多年以後的學生們仍然能夠在牛津大學校徽上看到其取自《聖經》的校訓:“主照亮(啟示)我(Dominus illuminatio mea)”,被印在一本展開的書上,周圍環繞了3座皇冠。書代表了知識和真理的源泉,啟示則是獲得知識與真理的方法。王冠則意味著大學教育的高貴與榮耀。紅衣主教紐曼在以牛津大學為模本的《大學的理念》中認為,大學的目的是培養或造就有智慧、有哲理、有修養的紳士。而我覺得還應多加兩字淑女。

紐曼說:“大學不是詩人的聖地,但一所大學如果不能激起年輕人的一些詩心的迴盪,一些對人類問題的思索,那麼,這所大學之缺少感染力是無可置疑的。”

紐曼的話或許對21世紀的牛津學生而言,太飄渺。但是在牛津導師人手一本的小冊子《牛津導師制:教會我如何思考》裡,他們可以找到讓學生來牛津的理由。學院的教授們在這本書上寫著他們的教學經驗。導師的職責不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是教會他們怎麼去獲得知識。如果學生需要正確答案,導師沒有。因為,導師沒有告訴學生正確答案的義務,但有教會學生如何思考的責任。他們必須教給學生的,是思考和思想。

這就是去牛津上學的理由,為了思想與辯證。

圖:2011年返校時隨手所拍。 ps: 現在的口音則是三年的環遊世界所造成的雜音,Sorr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gciosgf大中華留學生全球總會

The truth is indeed in the hands of a few, how to define?

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Merry Reading Time, Host: WP  Edit: OF Discussing "Who holds the truth?"   1,the story of the woman of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