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金融學術講座。
復旦大學講座
行為金融學認為,認知偏差深深根植於每個人的大腦,不管是什麼樣的參與者,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當我們越了解各種各樣的認知偏差或者錯誤的思維習慣,就可以更好地幫助自己重新理解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
什麼是行為金融學?它與傳統金融學有什麼不同?在復旦MPAcc項目講座上,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金融與財務學系教授羅妍為大家帶來題為“行為金融:從過去到未來”的分享。
她結合大量生動有趣的行為金融學案例,幫助大家深刻認識到主觀認知偏差對經濟決策的影響,以及構建系統且有邏輯的思維框架體系的重要性。
以下內容整理自現場速記
行為金融是如何誕生的?
傳統金融學相信,金融市場始終是理性或者完善的。但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有一批心理學家嘗試把心理學引入經濟學,進而從經濟學滲透到金融學,由此逐步打破了傳統金融學固步自封的局面。
有三位學者成為這一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行為金融”奠基人,他們是Daniel Kahneman、Robert J. Shiller、Richard Thaler。
Daniel Kahneman
Robert J. Shiller
Richard Thaler
其中,Daniel Kahneman是一位以色列的心理學家,於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主張人類大腦裡存在“快系統”和“慢系統”兩個思維體系:如果我們一味依賴快系統,就可能會經常犯錯;如果全部依賴慢系統,精力又可能跟不上,進而導致思維崩潰。這是學界首次把心理學引入經濟學。
Robert J. Shiller於201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主張市場會經常失效,投資者會經常犯錯,錯誤的定價更是隨處可見。
Richard Thaler則於201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不僅是行為金融學的奠基人,也曾是歐巴馬競選的幕後軍師,善於運用行為金融捕獲人心,主張完全理性的經濟人不可能存在,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有限理性行為經常被忽視,但也恰恰是這些行為對金融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行為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
有何差異?如何看待二者的關係?
傳統金融學認為絕大部分市場參與者都是理性的——因為如果非理性投資者在市場中總是犯錯、總是虧損,最終將被市場淘汰。同時,聰明投資者會和非理性的投資者交易,進而形成一股很強的糾錯機制,通過反向交易不斷糾正價格。
而行為金融學認為,認知偏差深深根植於每個人的大腦,不管是什麼樣的參與者,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由於現實市場裡存在種種交易限制,很多套利交易者的行為實際上會受到抑制,這就會導致很多不正確的價格並不能在短時間內被套利交易者快速消化,進而促使市場恢復理性。
在金融的江湖里,理性的力量不可忽視,但也絕對不能輕視短期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給市場帶來的噪音和深遠影響。正因為如此,我們除了設置有估值、投資、公司財務等系列基礎性課程,同時也安排有行為金融學等課程來深入探究人類認知的缺陷。兩者相輔相成,幫助同學們正確認識商業社會。在未來,容易犯錯的地方我們就不要去了,“有坑”的地方我們就不要踩了。行為金融學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建立更理性的思維邏輯框架,助力大家在投資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頻繁交易”真的對財富有害?
確實如此。事實上,早在2001年便有學者通過大樣本研究發現,投資者們普遍存在過度交易的傾向,並且越交易越虧錢。並且他們還基於性別做了區分,發現男性比女性往往更加熱衷於交易,但業績卻相對遜於女性。大量事實驗證:過度自信會導致過度交易,而過度交易則對我們的財富有害。
前幾年,富達資本做了一個客戶分析,發現投資表現比較好的客戶往往是三類人:一種是已經過世的投資者,但富達尚不知情;一種是客戶已經過世,但因繼承人還在打官司,所以賬戶長期被凍結;一種是因為投資者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賬戶,所以長期沒有登錄。也就是說這些投資者往往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沒有再次登錄賬戶,所以也就沒有頻繁交易,反而使得他們可以規避過度自信等認知偏差對交易的負面影響,跑贏大部分投資者的投資業績,甚至因此還衍生出了“Buy and play dead”投資策略。
2021年,中國有學者利用上交所的數據進行研究發現,在A股的生態圈裡面,呈現出小散大虧、大散小虧、機構賺錢的投資回報特點。其背後的原因則主要在於,與機構投資者相比,個人投資者——特別是那些缺乏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往往更容易被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所迷惑,投資決策被與估值或者公司基本面沒有關係的噪音所影響,對於市場中真正有用的信息關注不足,任由各類認知偏差驅動自己的投資行為,導致投資業績不盡如人意。
“丁蟹效應”
背後到底是什麼神邏輯?
從1992年鄭少秋在《大時代》中扮演“丁蟹”一角之後,每逢播出他主演的電視劇港股就會大跌,這一現像被人總結成為“丁蟹效應”。而這種效應至今被很多人所相信,其實這背後不過是“確認性偏誤”在助推。
曾有人統計了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上演之後的恆指走勢發現,在大約一半的情況下,恆指不僅沒有下跌,反而出現了上漲。但為什麼大家還是熱衷於傳播“丁蟹效應”呢?
因為大眾無意識間在維護心中神奇的“丁蟹效應”:當每一次發生跟丁蟹效應相悖情況的時候——例如播出了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但是港股卻上漲了——大家就選擇性地忽略這一現象;當每一次電視劇上演而同時港股大跌的時候,大家就會狠狠渲染這件事,使得“丁蟹效應”愈發神奇。
不止如此,我們在A股、港股等市場聽到的其他被傳得神乎其神的事蹟,很可能就是“確認性偏誤”在資本市場裡的生動體現。
學習行為金融還有哪些意義?
事實上,學習行為金融不僅僅有益於幫助我們做好投資,更可以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個決策過程。當我們越了解各種各樣的認知偏差或者錯誤的思維習慣,就可以更好地幫助自己重新理解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在學會克服人類思維中動物性的同時,打破信息繭房,不輕信一些膚淺表面的信息,學會傾聽不同的聲音,構建一整套屬於自己的邏輯思維體系。
希望大家能夠在經過全面訓練以後,在行為金融、投資學、公司財務等各種課程的加持之下,能夠重塑對世間萬物的看法、更加地客觀地做出更好的決策,也能使這種智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所體現。
The End
匯集世界菁英,掌握最新資訊動態,於世界各大主體接軌,創新,競技 ,溝通,交流,友誼 Gather the world's elites . Grasp the latest information trends, connect with the world's majors( main enterprises)players,innovation,competition,communication ,exchange and friendship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