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IOSGF Newsletter會訊:
聽美國人中國人淺聊消費~
一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相當於一元人民幣嗎?
在美國賺美元花美元、在中國賺人民幣花人民幣,兩國工薪階層平均同樣是三五千錢元的收入水準。1美元的購買力高於1人民幣嗎?
首先,看1美元能在美國買到什麼商品?
在美國,如果對生活品質沒有太高的要求,食品、日常生活必需品上的花費不會太高,1美元能解決很多問題。
例如,在美國有家“99美分商店”連鎖品牌,1美元能買到一個熱狗、一袋葵瓜子、一袋玉米粉、一大罐可樂、一個漢堡、10個雞蛋……
日常消耗品,一美元可買4卷衛生紙、一瓶洗碗精、一盒室內芳香劑、一個微型收音機,
食品價格、日常生活必需品等基礎商品,價格不貴,花較少的錢維持溫飽沒有問題。
1元人民幣在中國內能買什麼呢?
恐怕1元錢在中國的消費場景很少了,大概能買瓶最廉價的礦泉水、坐一次公車、買一小包紙巾、買隻最廉價的冰棍。
低層次上的購買力,1美元勝出。這可從貨幣單位上體現出來:如一美元,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
在中國,雖然也保留著“分,角”,但消費應用場景少之又少,以往只能用在上公廁,現在各商品基本是1元人民幣起。
同樣收入3000元,買輛代步車,中國人要花一年工資,美國人只需要花半年工資;
同樣買一隻蘋果手機,在美國需半個月工資。中國需一個月工資或更多。
同樣月入3000,美國能結餘,中國恐怕要透支。
基礎性的生活必需品,美國的價格確實比較低,一兩美元的豬蹄、三五美元的牛排,隨處可見,這就是為什麼一臨期就扔掉,毫不心疼的原因。
但是,美國的經濟結構,與中國有很大的不同,美國第三產業的佔比居高,在80%左右,而建築、農業、製造業等佔比只有20%左右。勞工部的另外一項數據是,消費支出中,70%是服務消費。
在美國100美元,大概有70元都用在了服務消費上,而恰恰這服務消費,價格可不是一般的貴。
例如:雇1個人剪草坪要幾百美元;雇人安裝冷氣,安裝費恐怕比冷氣還貴;
在美國,牙醫是高收入群體,服務費高得離譜;其他醫療方面也是如此,窮人看不起病是常態,而中國,社會醫療保險全覆蓋,一年300多元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解決問題。
除了這些,教育費用、律師服務費、金融服務費等個人相關稅費等費用,都很高。
兩國本身在經濟結構上差異就大,所以實際上以1美元購買力作為對比,很容易出現偏差,畢竟出門吃飯,小費都不止1美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