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和富人思维上有哪些差异?
1,穷人把赚钱当成了最终目的,以货币多少来衡量自身的财富。只要你是保持这种意识形态,最终就是当韭菜的命,因为你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在追求纸面富贵,没有花时间去了解市场的真相,也不了解竞争的本质。
2,富人把赚钱理解为存量竞争,他们并不认为纸币越多就是财富越多,纸币存在不是衡量自身财富的标准,他们用一生的时间,都在争夺存量资源。这种思维,我们成为存量思维!
3,那到底什么是存量思维呢?简单来说,就是获取社会共性资源的思维,成为存量思维,比如说港口、工厂、商铺、房子、公司股权、耕地、酒庄等等。这些资源的特点就是能够为你带来稳定的收入,或者是能够为你远远产出生产资料,他们本身不是消耗品,但是能源源不断生产出消耗品。
4,也许很多人会说,把一大笔钱存在银行吃利息,也是被动收入呀,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决定货币能够升值的不是条件,不是利息,而是购买力!理解什么是购买力吗?我们假设银行给你的固定利息是6%,是不是很高了,那么你存1000万到银行,那你每年是不是就有60万的利息,但如果学区房每年的升值速度是12%,那是不是你的购买力还是相对变小了!
5,其实存钱的真相,就是你的购买力被通胀给不断拉低了,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存量资产的锚定物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人们对于一个资产的永恒不变的需求,这个需求,就是你购买力的锚定,什么需求是永恒不变的,是不是衣食住行游购娱!
6,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就离财富的真相不远了,购买资产的行为,本质上是不是在做空货币,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世界各国的货币发行是不是没有了约束,那通货膨胀是不是就会永远发展下去,这个时候,只有聪明的富人看懂了这一点,所以李嘉诚是怎么做的?很简答,他就是不断在买地皮,甚至不惜负债购买,随着香港的经济发展,李嘉诚买了大量的土地,包括机场、港口、商业写字楼,然后靠收租,成为了亚洲首富。
巴菲特的逻辑是不是也一样,买了几只科技股,还有可口可乐这样的消费股,一直持有到现在,靠着分红,赚走了巨额财富。
7,当人类进入到了互联网文明时代,富人又是怎么赚钱的呢?我们先研究一下马化腾的赚钱模式,最开始是不是模仿国外的一个社交通讯产品,在国内搞了个QQ,免费给大家用,很快这个产品火了,当时每年有超过1亿人在使用QQ,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这么多人用QQ,那QQ怎么赚钱呢?简单呀,搞一套虚拟产品,比如说QQ秀,搞一堆什么黄钻,红钻,会员付费产品,让大家充值,这样腾讯很快就成为了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企业。
8,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孕育而生,超过10亿人,每天都在用,而腾讯靠着游戏和广州两大业务,每年赚取了数千亿人民币。所以,互联网时代,赚钱的密码是什么?是不是拥有海量的用户?如何才能拥有海量的用户?是不是研发一个大家有需求的工具,给大家免费使用,等到用户规模足够大的时候,是不是就能疯狂变现了?
9,所以流量为王,就是这个时代的财富密码,明星、网红、直播带货,都是这个逻辑,所以这个时代,资产是不是有多了一样,那就是流量资产,你每天能够通过内容, 稳定触达到多少粉丝?这个粉丝体量,就是你的流量资产。
10,换句话说,不懂搞流量的老板,在这个时代赚钱已经越来越难了,因为流量才是你生意的放大器,尤其是疫情的影响,线下获客受的阻力大家,广大中小微企业,都在寻求线上获客的解决方案,大家都在追求品效合一,但为什么绝大部分企业,做不到品效合一?因为老板对流量思维的理解,并不够深刻!
11,到底什么是流量思维?其实我把流量分为了三个时代:
1.0时代,就是互联网早期,PC时代,那个年代,门户网站就是现在的抖音快手,新浪、搜狐、网易都很强,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在一家金融公司做网销总监,当时跟新浪合作一个引流项目,每个月能给公司创造上千万的利润。
2.0时代,也就是电商崛起的时代,当时很多人在淘宝开店创业,很多淘品牌开始崛起,我一个同学在淘宝买服装,双11一天的交易额,超过了500万,这就是当年的红利。
3.0时代,移动互联网崛起,微信火得一塌糊涂,2014年微商开始崭露头角,2016年开始疯狂,可惜那个时候,我瞧不起微商, 不屑于干这个,眼看着身边的朋友,日进斗金,当年这些人都是求着见我,让我给他们做品牌策划案,现在我想见这些人,约都约不上。
4.0时代,个体崛起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流量中心,每个人都能获取大把的流量,前提条件是你懂算法推荐,你懂内容运营,你懂内容精细化生产,你懂粉丝情绪触达,你把短视频和直播间的流量推荐机制,玩得明明白白,你就是这个时代的王者。
哪是生意不好做了,只是你的生意不好做了,你都没踩在时代趋势上,生意能好做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