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一個人的公司,年收1400萬美金

 GCIOSGF Newsletter:

全公司僅有1個人,每年竟能賺上1400多萬美元。


這並不是天方夜譚,而是現實生活中上演的真人真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Gary Brewer(簡稱“蓋哥”),而他之所以能如此猛猛吸金,靠的就是自己創辦的網站BuiltWith。



這個網站就是專扒別人家網站用了哪些技術。

蓋哥的網站現在每月的瀏覽量都達到200萬了……


靠扒技術賺錢

咱們打開蓋哥的網站後,明晃晃的幾個大字便會映入眼簾:

發現網站是採用什麼技術創建的。








然後輸入“medium.com”(舉個栗子),點擊“查找”,我們便可以得到一長串的技術列表:


基於這項列表,我們就可以精準找到Medium網站背後所用到的具體技術了,例如:

A/B測試:用的是Optimizely

搜索:用的是Algolia

營銷自動化:用的是ConvertKit

……

(所涉及的技術對象巨多,就不一一列舉啦)

那麼至此,又有些小伙伴要問了:“扒出來技術之後,咋就能賺錢了呢?”

好問題。

蓋哥其實玩兒的就是一套“大數據的力量”。

BuiltWith能夠檢測到的技術數量已經超過61105個,全球範圍內覆蓋的網站數量更是驚人——6.73億!

如此龐大的數據在手,蓋哥能做的事情就多了起來。

例如蓋哥搞了個“互聯網技術發展趨勢”,可以查看從2000年至今的技術趨勢數據。

以“中國網站流行的網絡技術”為例,這個頁面涵蓋包括“營銷自動化”、“電商託管解決方案”、“企業網站管理系統”等28個細分項。

蓋哥會對每項所用到的技術來個大排名:


例如在“營銷自動化”這項裡,BuiltWith顯示中國網站採用最多的技術來自Baomitu。

順藤摸瓜式地點擊它,就可以看到具體哪些網站在使用了。


而這只是BuiltWith能力的冰山一角。

通過蓋哥的這些數據,還可以挖掘更有價值的信息,例如顯示哪些網站使用購物車、分析、託管等;按位置、流量、垂直等進行過濾。

如此一來,便可以做到挖掘潛在客戶,進而對市場有個更全面透徹的了解和分析。

也正是因為蓋哥用手上的數據搞出眾多玩法,在網上隨手一搜,就能看到很多人都在用BuiltWith的數據整活:


而且不僅僅是對市場分析有用,就連哈佛、MIT等高校在做學術研究的時候也會用到蓋哥的數據。


最後就要聊到重點了——盈利問題。

蓋哥在提供數據和服務的同時,還推出了會員制度,每月的費用在295美元(約2130元)至995美元(約7186元)不等。


若是按年買會員的話,價格則會在21300元人民幣到71860元不等。

而且也正如我們剛才說的,蓋哥是自己單打獨鬥啊,也就省出了“開工資”等一大筆開銷。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蓋哥一年能這麼吸金了吧。

……

那麼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蓋哥當年是怎麼想到這本生意經的呢?

源自偶然的靈感乍現

蓋哥創建BuiltWith,過程也是蠻有意思的。


這一切得從2006年說起,當時蓋哥參加了在悉尼舉行的一個創業大會,正是在這個大會上,他明白了兩件事:

任何人都能創業;

他不喜歡與公司製度打交道,並且不喜歡推銷產品。

於是在之後的幾個月裡,蓋哥在全職工作之餘,便嘗試開發多種工具和產品,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他還是很享受整個開發過程。

這裡得插一句,作為一名資深的程序員,他尋找靈感的方式自然是查看其他網站的源代碼。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

在蓋哥經歷了數次失敗準備尋找下一個想法時,偶然間發現了一段Java獨有的代碼,他推測這個網站就是用這種技術建立的。

這時靈(shang)感(ji)乍現!









知道每個網站都用了哪些確切的技術難道不是很酷嗎?

並且當時還沒有類似的想法存在過,這個領域還屬於一片空白,處於待開發的狀態。

於是蓋哥開始了他的「創業」之旅。

進行網頁抓取、創建技術數據庫、將代碼轉換為具體技術……

於是BuiltWith誕生了,沒過多久,便進行了第一次正式發布,並且當即獲得了流量。

與此同時,蓋哥還不忘宣傳自己,通過ReadWriteWeb發布了一篇關於他的BuiltWith創建的獨家報導。

(效果還不錯),霸榜了當時最流行的社交分享網站。


這還只是小火了一把,BuiltWith真正“支棱”起來還在這之後。

一次偶然的機會,蓋哥和AboutUs創始人Raymond King見面了。

AboutUs是一個互聯網域名目錄,包含了百萬家的企業信息(正中蓋哥下懷,手動狗頭)。

蓋哥在給Ray看了BuiltWith之後,兩人一拍即合。

隨後便給AboutUs索引中的每條記錄都添加了一個BuiltWith.com鏈接,提供有關每個業務的BuiltWith信息。

同時,增加的這些數以萬計的反向鏈接給BuiltWith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上道兒了,上道兒了)

核心業務就蓋哥一個人負責

不過很多網友應該都會好奇“這一個人的公司是怎樣的,能運轉起來嗎?”

蓋哥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還真能!不僅能,還年賺一個多億。

其實,BuiltWith除了蓋哥之外,此前還有過一個聯合創始人:安德魯·羅傑斯(Andrew Rogers),目前官網上聯合創始人還有他的名字。


不過,他們在“搭伙過了一段日子”之後,蓋哥覺得這個公司還是一個人更好。


安德魯是在2010年初成為BuiltWith的聯合創始人的,在此之前,他管理著一個有著50多人的老創業公司。

因為安德魯對BuiltWith非常感興趣便說服蓋哥讓他加入,想依靠他的經驗,壯大BuiltWith,把它變成一個更加成熟的系統。

他理想中的規劃是這樣子的:添加一個銷售系統,再設置一個客戶關係管理系統來跟踪線索,其中再設置各種指標。

但後來安德魯逐漸意識到,這些所謂的“系統化運營管理”對BuiltWith沒啥卵用。

前面已經提到,BuiltWith的主要工作就是來扒各家公司所用的技術棧,蓋哥認為它的用戶是自然而然來的,也就是說,有需求就買,沒有就不買,那些繁瑣的營銷流程自然就能省則省了。

這樣一來,剩餘的工作量,蓋哥一個人就能搞定,身兼創始人、首席開發人員和客戶支持團隊三個職位,並且游刃有餘。


他一天會分配出特定的幾個小時處理特定的工作,如果遇到特定的麻煩,他會一次性解決掉。

比如說蓋哥會製作一個20s的視頻教程來幫助少數有疑問的顧客解答問題。

再比如處理退訂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雖然一開始關注更多的是關於如何阻止人們取消訂閱,但現在他重新設置讓退訂變得更加容易:

這樣我能做的工作就更少了,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做更有趣的事情,比如製造新的工具。

這就是說,BuiltWith雖然沒有一個像樣的團隊,但已經實現自動化了,根本不需要什麼銷售團隊、工程師之類的。

最終安德魯(識趣地)離開了,不過他依舊擔任著顧問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德魯請求成為聯合創始人之前,蓋哥還有一份正職工作,他是利用空閒時間運營BuiltWith的。

在安德魯加入之後,蓋哥才辭去原來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BuiltWith上來。

不過也有人懷疑蓋哥“一個人的公司”只是宣傳噱頭:

如果他沒有其他員工,為什麼他有一堆電腦和辦公桌?他會從一個座位換到另一個座位嗎?


(喏,就是這張圖)


其實這裡提到的“一個人的公司”是需要加個限定詞的:核心業務。

除了核心業務之外,還會有幾個員工來負責處理蓋哥不太喜歡的事情,比如會計和營銷。

One More Thing

對蓋哥一人一個公司年賺一個多億這件事,不少網友都直呼牛逼!

也有網友親自下場用BuiltWith測試了自己的網站:

它甚至能夠正確地檢測到我使用了Shutterstock的素材。


但也有網友稱蓋哥是趕上了好時候,那時候軟件工具正是大熱的時候:

不過能夠堅持到現在也是很厲害的。


其實除了BuiltWith之外,蓋哥還先後搞出過三個工具。


在創建BuiltWith的前3個月,蓋哥創建了GENNIT,它是一個在線網絡代碼生成工具,目的是給在線設計師的項目生成高質量的可管理代碼。

在創建了BuiltWith之後,蓋哥也沒閒下來,又陸續搞出了Twitlinks和TwitTruth,分別用來聚合名人賬號和科技新聞鏈接(不過它們都在2012年關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gciosgf大中華留學生全球總會

The truth is indeed in the hands of a few, how to define?

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Merry Reading Time, Host: WP  Edit: OF Discussing "Who holds the truth?"   1,the story of the woman of the ...